矿山是指有一定开采境界的采掘矿石的独立生产单位。在地下开采的称矿井,在露天开采的称“露天矿”。采矿工业是指对各种矿藏,如煤炭、各种金属矿产、石灰石等的开采,类似作业包括隧道开掘。采矿作业绝大多数在地下进行,具有一些特殊的劳动卫生问题,如矿井内不见阳光,空气流通不畅,采掘时产生大量粉尘,有时还伴有有害气体发生以及不良气象条件。露天采矿劳动条件基本属于户外活动。
(一)基本生产过程
1.井下开采 井下采矿可分为掘进、采矿、运输、充填等基本过程。
(1)掘进:是采矿前的准备工作,指在岩层中开凿巷道使其通向矿脉的作业过程,由掘进 工担任。主要工序包括凿岩、爆破、装岩、运输和支护等。
开凿巷道目前仍以凿岩爆破方法为主,这是巷道掘进的主要工序。首先用风钻或电钻在坚硬的岩石上钻眼,然后装入炸药,将岩石爆破下落,用矿车运出爆落的岩石后,清理隧道并架 上支架即成巷道。支架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巷道围岩变形和塌落,保证矿石运输、通风和矿工进出安全。支架材料可用木材、钢材或混凝土等。
(2)采矿:是指把含有矿石的岩层采掘下来,在采煤中又称回采。开采矿石的工作面称为 掌子面。在金属矿石或石灰岩开采中,作业与掘进相似,只是沿着矿脉打眼、爆破、运输出井。
采煤时,对于薄煤层或中厚煤层可一次性把整个煤层采出,厚煤层则需逐层开采。开采煤 层的工人称为采煤工,工序为落煤、装煤、运煤、支架和顶板管理等。由于机械化程度不同, 劳动条件差别很大,可分为手工、机械和水力采煤。
(3)运输:采掘的矿石、岩石等经运输巷道运到车场,再用提升机、绞车或皮带运输机运送到地面。
(4)充填:金属矿开采后一般不必充填,但煤矿开采后需用砂石等材料代替采出的煤层, 填满采空区以防塌陷。常用方法为水砂充填,即利用水力把砂石等充填材料从管道中输送到采 空区充填。
2.露天开采 当矿藏露出地面或接近地表面时,则采用露天开采方式,主要使用爆破推土机、电铲等剥离表面覆盖层,露出矿层后采掘。露天采掘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也较好。
(二)主要职业性有害因素
矿山开采中主要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有:生产性粉尘、不良气象条件、有害气体、生产性噪声和振动、不良作业姿势及采光照明不佳等。
1.生产性粉尘 是采矿作业中的主要职业性有害因素,矿井内许多生产过程如钻眼、放 炮、采矿、运输等都能产生大量粉尘。作业环境的粉尘浓度、分散度及二氧化硅含量取决于井下开采方式和岩层的地质结构。在凿岩中,干式凿岩的粉尘浓度远远高于湿式凿岩,有报道干式凿岩时粉尘浓度可达1000mg/m3以上。随着机械化程度提高和湿式作业的加强,在规模较大的矿山,作业点的粉尘浓度合格率有很大提高,但在一些小型矿山中,由于机械化程度差 粉尘浓度超标率相当高,尘肺仍是采矿工人的主要职业病。
2.不良气象条件
(1)气温:高气温是井内不良气象条件之一。井内气温高低与巷道深度有关,巷道越深气 温越高,流人的空气因密度增大而产生的压缩热使温度升高,一般巷道每深入地下100米,可 使温度升高1℃。有时岩层的温度也起很大作用,在煤矿中,平均每深入30-35米,岩层温度可增高1℃。此外,机械振动产生的热能,在狭小工作面密集人员体热的散发也是使气温升高的因素之一。在井深1000米以上的矿井内,气温可高达35℃~40℃以上,在通风不良的深矿井中,夏季可发生中暑。
(2)气湿:井下气湿取决于巷道中的含水量、流入空气的温湿度和岩层的湿度。采矿时由于地下水不断渗出和大量蒸发,因此巷道内可形成高气湿,相对湿度一般在80%~90%以上,采煤工作面可达95%以上。但在超过800米的深矿井中,由于渗出水量显著减少,气温升高,因而气湿相对较低。
(3)气流:矿井内气流主要由人工通风引起,但因部位不同可有很大差别,如在竖井或斜 井内气流较大,而在巷道深处和掌子面气流则很小。这些不良气象条件易诱发工人发生感冒、 上呼吸道感染及风湿性疾病。
3.有害气体 井下采矿中,由于多种原因可使矿井空气中含有沼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氮氧化物及硫化氢等有害性气体。
(l)沼气:俗称瓦斯,为无色无臭的可燃性气体,比重轻(0.557),主要成分为甲烷,其在矿中的含量和地质结构及矿产种类有关,一般在煤矿中产生的瓦斯较多,主要存在于煤层中,在煤矿崩落时排放出来,一般每采一吨煤可散发出30m3沼气,而在深矿井中可高达60m3,由于比重小,多蓄积于巷道顶部。沼气可排挤空气中的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使矿工缺氧甚至窒息。当沼气与空气中氧混合,其浓度达5%~16%时,遇明火可发生爆炸。
(2)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放炮。使用硝酸甘油炸药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 使用硝胺炸药则产生大量氮氧化物,二者均可引起急性中毒。
(3)硫化氢:木材腐烂及酸性矿井水与硫铁矿作用可产生硫化氢,经久封闭的废巷道内可 有硫化氢积存,煤矿中则少见,一般存在于煤层一定区域的“鸡窝煤”内。矿工暴露常可引起急性硫化氢中毒。
(4)二氧化碳:巷道内术材腐烂可产生二氧化碳,煤层和煤块内可存在二氧化碳,人群呼 吸、放炮也可产生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比重大(1.53〉,多聚集于巷道低处及通风不良处, 其危害在于排挤空气中的氧气而引起缺氧,当空气中含量达到10%时,可使人窒息死亡。
(5)生产性噪声和振动:矿井中的噪声和振动主要来源于机械化生产,如各种风动和电动 工具,运输机等。长期在强烈的噪声和振动作用下可引起职业性聋或振动病。
(6)不良作业姿势:在薄层矿脉采矿时,尤其常见于煤矿,工人有时整个工作日内只能采 取弯腰、蹲位或跪卧位作业,这些因素使工人易患腰腿疼、关节炎,尤其易引起滑囊炎。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已列为国家职业病名单中。
(7)生产性外伤和多发病:矿山开采中,由于岩层或矿层的倒塌,石块或矿石的坠落(片邦 和冒顶),井内运输事故,工作面或巷道阻塞,人行道失修,炸药爆炸,瓦斯爆炸,煤尘爆炸,触电,火灾,冒水等,可引起严重伤亡事故。据资料统计,煤矿工人生产性外伤原因中, 片邦、冒顶事故居首位,其次是运输事故和机械或工具引起的外伤。
此外,由于矿井内作业场所的特殊性,如不见阳光,潮湿,通风不均,饮水供应不良或饮食制 度不合理等,井内工人多发病有化脓性皮肤病,风湿性疾病,胃肠疾病,上呼吸道感染等。卫生管理不良时还可发生蛔虫和钩虫病。
上一篇: 国家法定职业病有哪些
下一篇: 职业健康一般性预防要求
点击下载本页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