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衢州市现有非煤地下矿山企业×家,按管辖分,市级2家,衢江7家,龙游2家,江山4家,常山2家,开化1家;按开拓方式分(矿点),平硐开拓有5家(其中衢江1家、龙游2家、江山2家),斜井开拓有1家(常山1家),竖井开拓有4家(衢江3家、江山1家),联合开拓有8家(市级2家、衢江2家、江山2家、常山2家、开化1家)。开采的矿种有:方解石、叶腊石、萤石、硫铁矿、锌矿、铜矿、铅锌矿、铝土矿、钨锡矿、铀矿等。
二、现状
1、地质资料缺乏,有些矿山是从探矿开始,到边探边采。
2、条件简陋,生产系统不完善,尤为突出的是通风系统欠账多,风门漏风,风道短路等较普遍,矿井采用局扇通风、自然通风仍然存在。绞车存在小马拉大车,无备水泵的也有不少。
3、规模小,负担重,成本高,不赚钱。受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产品价格低糜,有色金属矿山处在停产状态。
4、企业困难,安全投入不到位。
5、职工队伍结构老化,流动性大,素质低下。
三、二○○八年死亡事故
二○○八年全市非煤矿山企业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8起,死亡8人,其中地下非煤矿山企业发生6起,死亡6人占事故总起数和死亡总人数均为75%。在地下矿山6起死亡事故中,市级2起死亡2人,衢江4起死亡4人,创历史新高。
四、事故原因分析
我市地下矿山责任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物有不安全状态,二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三是管理缺陷。现分析如下。
一)关于物的不安全状态表现
1、矿体的赋存条件
1)所涉及开采的矿种多为金属和非金属,属沉积矿床或构造充填矿床。矿床在形成时和形成后,受到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的影响,破坏了原生状态,使产状改变,产生节理、裂隙,甚至破碎,可能与地下水相联系;有的充填交代,使矿物结构发生改变,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亦随之发生变化,这些后期变化都给矿床的开采造成困难。
2)围岩的属性(矿物组分、结构、构造、胶结物和物理力学性质)直接关系到围岩稳固程度。如衢州铀业公司大茶园井5号矿体有零星的第三绿色层(呈浅绿色,具有块状构造,熔结凝灰质结构,岩石主要由长石、石英晶屑以及流纹岩、凝灰岩等岩屑构成,岩石为火山灰胶结,其蚀变主要有高岭土、绿色伊利水云母化,岩石普氏硬度为6~8,结构松散,性软,不透水,不透气,第三绿色层呈浅绿色,具有块状构造,熔结凝灰质结构,岩石主要由长石、石英晶屑以及流纹岩、凝灰岩等岩屑构成,岩石为火山灰胶结,其蚀变主要有高岭土、绿色伊利水云母化,岩石普氏硬度为6~8,结构松散,性软,不透水,不透气。)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是造成该井2008年“4.24”事故的直接原因。
3)围岩的稳固程度直接关系到矿井顶板事故。前面分析的矿床形成后受到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的影响,同样适用矿床围岩。如浙江巨化化工矿业有限公司灵山矿区2008年发生的“6.7”事故就是例证。该工作面矿、岩经过多期次成矿构造活动,构造压裂现象普遍,沿裂隙充填交代,胶结了角砾破碎物,局部夹泥化软弱夹层,所形成的矿体和矿化带必然是裂隙发育、强度下降。局部暴露或受到外力作用,如装岩机铲斗的撞击,较易发生矿体滑落或塌方现象。
2、生产条件
1)通风系统不完善。主扇用局扇代;风门、风桥、风障等通风设施没有设置或不完善;通风回路紊乱,短路、漏风严重。2007年×月,常山县新昌钨锡矿2号井通风系统未形成,造成工作面中毒窒息事故,死亡1人。
2)防排水设施不到位。水仓容积小;无泵房,无备用水泵;只有一路排水管路等,对预防特大暴雨无心里准备。2008年“6.28” 特大暴雨,将衢江区上方镇下坪田村赤树湾方解石矿(竖井开采)淹没。
3)不能实施《开采方案》,生产系统长期形不成。衢江区有一家地下矿山经要求中介机构对编制的《开采方案》进行修改。
4)企业困难,安全投入不足,安全欠账多。有相当一部分矿山还没有解决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井下湿式作业供水等问题。按照规程要求,地下矿必须委托中介机构定期测尘、测风,那就理难了。
二)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表现
1、人员素质条件
1)持安全资格证的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没有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2)特种作业岗位仍有无证上岗操作的情况。
3)企业拥有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含聘用),屈指可数。
2、职工队伍老化、结构不合理,流动性大。
3、规章制度没有落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三违”现象时有发生。